雷鋒網按:多數人的觀念里,人工智能的發展應該只需要工程師在前沿技術上不斷突進,而事實是,AI訓練的背后是龐大的勞動力支撐。雷鋒網了解,在自動駕駛的實現過程中,圖片標記就是一項需要密集勞動的浩蕩工程。

當朋友們翻雜志或在Ins上刷屏的時候,Shari Forrest則打開了手機里的App開始訓練人工智能。
Forrest住在圣路易斯城郊,今年54歲,她不是工程師,也不是程序員,靠寫教科書謀生。在平時需要休息的閑碎時間里,她會登錄Mighty AI,標注行人和垃圾桶,以及其它你不想讓無人車撞上的東西?!叭绻谖腋勺柔t生的任命時,還能賺幾個錢,那何樂而不為呢?!?/p>
對Forrest來說,這是一樁愉快的消遣,而其背后的本質事實是,自動駕駛時代正在到來。
支撐自動駕駛訓練所需的數據容量超乎想象。雖然谷歌和通用這些公司很少提及,但他們耀眼的機器和數據中心卻依賴于全世界越來越多像Forrest這樣的人。
正如你聽到的那樣,如今,幾乎每個人都認為AI勢必帶來一場全面革命。汽車廠商們尤其樂意強調這些,因為機器人車將提高安全性,減少擁堵,讓生活更便捷。“汽車是機器學習使用熱度最高也是最先進的領域之一,”Mighty AI CEO Matt Bencke說到。雖然沒有點名,但他表示公司正在合作的汽車廠商至少有10家。
如何教機器學會開車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美國車輛管理局的規則樹立了一個起點,提供了一些基礎概念,比如“行人量”。但行人到底是什么樣子?人一般有兩條腿,不過,對于機器來說,穿上短裙后的兩條腿就和一條腿一樣,而且坐輪椅的人該怎么識別?推嬰兒車的呢?前面的障礙物究竟是一個小孩,還是一個大點的狗,或者一個垃圾桶?
無論如何,一個搭載人工智能的汽車必須學會辨認這些,理解這個經常連人類也理解不了的世界。對于人來說這是第二本性,但放在車輛身上就截然不同了。
Forrest和其他200000 Mighty AI用戶
自動駕駛原型車的攝像頭幾乎可以捕捉所有環境和情景下的圖像。廠商和科技公司將數百萬張圖片發給Mighty AI這樣的公司做標記,也正是后者促成了這個在照片中識別萬物的游戲。聽起來或許很乏味,但Mighty AI這類公司正是通過這種10分鐘的輕便任務來維持自身運轉的?!斑@更像一個休閑游戲,而不是體力勞動,”Bencke說到。錢財的獎勵雖然微不足道,卻也起著一定作用。
Forrest小心翼翼地在每一幅圖里的每個人旁邊畫一個框,然后是每一輛正在接近的車、每輛車的輪胎。之后,她再將它們放大,逐像素地確認,細致描繪出樹的輪廓。點擊,點擊,點擊。她會選擇不同顏色的指示器,將交通燈、電線桿、路錐調亮。所有步驟完成之后,這個場景就以機器可以理解的語言標注出來了。工程師稱之為“語義分割”。
對準確性的要求決定了這項工作注定是辛苦的,但Forrest卻表示很享受這個過程:“就像很多人喜歡涂色一樣,這是一項可以讓人放松的工作?!?/p>
這些以百萬計的標注圖片可以幫助AI識別各類事物,幫助其理解諸如人是什么樣子這類問題。最后,AI將變得足夠聰明,能夠自行在行人旁邊畫框。 像Forrest這樣的工作人員則可以幫助檢查AI的工作?!耙欢螘r間以后,AI會足夠聰明,能夠可靠地識別事物?!盞angaroos說到。
將這些愿景寄托到非專業人員身上看起來可能很奇怪,但這仍是訓練AI的有效方式?!斑@很可能是唯一的路徑?!痹赨SC信息科學機構研究機器視覺的Premkumar Natarajan說到。他在這一領域有超過二十年的經驗。
雖然在這個所謂的無監督學習領域已經有一些研究,電腦可以以最小的投入進行學習,但眼下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仍取決于它訓練的數據質量。
Bencke稱,他的平臺還可以使用自己的機器學習,判定Mighty AI上每個成員各自最擅長的東西。并沒有人因為從事這項重要的工作致富,但是對Forrest來說,這不是重點。
她說,自己將去年在平臺掙到的300美金花到了網購上。她從來沒見過自動駕駛車輛,更不要說親自乘坐一輛這樣的車,但意識到自己在幫助這些車變得更聰明,讓她在進行這項工作的時候更相信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