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5日消息,Facebook研究人員表示,在訓練聊天機器人談判方面他們已經取得進步。
Facebook AI Research(簡稱FAIR)團隊最近發表論文,介紹了機器人如何在會話中提前制定計劃,使用談判策略。
開發出可以推理、可以交談、可以談判的聊天機器人,這就是Facebook的總目標,如此一來Facebook個人助手就可以與對手競爭,比如谷歌助手、亞馬遜Alexa、蘋果Siri和微軟Cortana,還有更多的其它助手。
在博客文章中,Facebook說聊天機器人可以進行簡短會話,完成一些簡單任務。不過要完成有意義的對話是一個挑戰,因為聊天機器人必須將自己掌管的、與世界有關的知識整合起來,理解對話。
Facebook的代碼是開源的,論文也已公開發表,它希望在公司研究的指引下,行業可以開發出更棒的機器人,它們擁有更強的談判能力、可以做出明智的妥協、可以說出新穎的句子。
在博客文章中Facebook介紹說,為了訓練出可以談判的代理,進行大規模的定量評估,FAIR團隊以眾包形式收集了大量談判資料,這些資料是兩個人之間的談判。研究人員向個體展示一組對象,每一個對象都有其價值,然后要求個體協商,分配對象。接下來研究人員讓神經網絡模仿人的行為,訓練神經網絡。在對話中任何給定的點,模型猜測人在此種狀況下會說些什么。
在之前的研究中,對話是以目標作為導向的,新模型卻是根據“端到端”的方式訓練的,完全根據語言和人的決策訓練,也就是說用這種方法完成其它任務會更容易。
Facebook在聊天機器人報告中只是進行了分析,這樣就帶來一個疑問:Facebook的AI成果真的植入產品了嗎?愛迪生投資研究公司(Edison Investment Research)分析師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生產過程中Facebook數字助手缺少AI元素。
溫莎稱:“Facebook M測試了18個月,里面包含了自動響應、人際交互,大多的任務都是人完成的。問題在于,在Digital Life服務中使用人是相當昂貴的,如果要擴大服務,提供給20億用戶,更是成本高昂,況且這些資金還是靠廣告來提供的。正因如此,Facebook才會快馬加鞭研發自有技術,雖然它在AI領域落后了,但的確已經出現一些進步的跡象。”
“例如,在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展示了機器視覺技術,進步很大,App通過智能手機攝像頭就可以識別世界。另外,Facebook還將M推向美國用戶,最近還在墨西哥、美國地區支持西班牙語。”溫莎說,“盡管如此,這些上線的產品在總計劃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2015年Facebook公布了總計劃,它想開發一直待機、全知知能的機器人,用戶在執行任何任務時都可以使用。”
Facebook研究團隊正在朝著“全能”機器人前進,只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