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班的春天來了?背后是家長們深深的教育焦慮

少兒編程班的春天來了?背后是家長們深深的教育焦慮
2018年10月31日 00:32 法治周末

  少兒編程班的“春天”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形形色色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但很多少兒編程班的課程質量令人擔憂,噱頭多、內容少成為此類培訓班的“通病”

  少兒編程班忽然火熱的現象背后其實反映出的是中國家長們無處不在的教育焦慮和“起跑線思維”

  法治周末記者 趙晨熙

  打開電腦里的一款專業繪圖軟件,熟練地用鼠標、鍵盤操作了十多分鐘,一個10秒的短動畫就做成了。

  這一系列嫻熟的操作來自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胡博濤。今年暑假,父母給他報名參加了少兒編程班,經過了一個假期的學習,如今制作這樣的小動畫對他來說已不在話下。

  相比傳統的文化課補習和游泳、樂器等興趣班,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熱衷于讓孩子成為一名小小“編程員”,形形色色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也應運而生。

  不過,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很多少兒編程班的課程質量令人擔憂,噱頭多、內容少成為此類培訓班的“通病”。

  突然火爆的少兒編程班

  “喬布斯就是在11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的編程,最終成為了一代傳奇”;

  “最早的時候,文盲的標準是識字,未來可能不會編程的人就是文盲”;

  ……

  各培訓機構鋪天蓋地的宣傳語讓作為家長的陳華鋒有點蒙,但這也讓他堅定了自己的選擇——給兒子報個少兒編程班絕對錯不了。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更令他信心滿滿。其中明確提出,要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編程教學軟件、游戲的開發和推廣。

  “國家都提出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編程教育,說明這就是個趨勢,不學以后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陳華鋒也有程序員朋友,他們多數都拿著不錯的收入,所以他堅信不管是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還是未來的職業規劃出發,給孩子報個編程班肯定“穩賺不賠”。

  陳華鋒的想法在家長中并不少見。國務院《規劃》釋放出的信號加之一些電視臺開展的編程類競賽節目讓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到這一領域。

  不少培訓機構更是嗅到商機,開始趁機造勢,賣力宣傳。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有的培訓機構甚至宣稱,2022年以后編程將變成我國中小學必修的課程;編程不僅能作為孩子的一門技能,今后小升初、初升高都可以加分……

  北京某少兒培訓機構項目負責人華莎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其實少兒編程班此前就有,但關注度和報名率遠不及文化課和一些體育興趣班,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類編程班就開始迎來了“春天”。

  法治周末記者隨機咨詢了一些少兒編程類培訓班,盡管費用不菲,但報名情況火爆。“您現在預約體驗課只能給您排到兩周之后了,我們這個已經是額外加的班了。”一家自稱有國外上市集團背景的少兒編程機構的劉姓接待員向法治周末記者直言,最近少兒編程班的費用越來越高,他向記者推薦的一款價值7000元的套餐課程,平均下來每小時費用高達300元,“如果您半年前報名,大概能省一半費用”。

  曾經“不受待見”的編程班如今甚至成為了其他一些興趣班吸引家長報名的“賣點”。北京市民李艷玲剛剛給5歲的女兒報了一個樂高課程,15節課收費2000元。“聽宣傳說這是為孩子編程打基礎的,我就給孩子報了名。”盡管她現在也沒弄明白樂高搭建和編程之間到底有什么關聯。

  在教育專家熊丙奇看來,少兒編程班忽然火熱的現象背后其實反映出的是中國家長們無處不在的教育焦慮和“起跑線思維”。

  “很多家長自己本身接觸編程就不多,也缺乏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因此很容易就被商家吹的神乎其神的宣傳所忽悠。但最主要的根源還是家長唯恐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編程將成為未來衡量孩子能力,甚至是升學的關鍵技能,那么就很容易讓家長們為其‘買單’。”熊丙奇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培訓機構良莠不齊

  事實上,國際上目前已有不少國家在推廣鼓勵孩子學習編程。

  早在2000年,以色列就將編程納入高等學校的必修科目,同時要求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要學習編程;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全國的學生學習編程,開展編程一小時活動宣傳;英國則將2014年定為編程之年,政府規定編程要從娃娃抓起,將電腦編程學習納入當地中小學必修課程,學齡5歲以上的兒童必須學習電腦編程。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中國也越來越熱。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推進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在2018年認定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共有57個人工智能類項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能領域設置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僅在今年5月,就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四所高校相繼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這樣的大背景下,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編程教育更加受到家長們的青睞。

  華莎認為,學習編程其實對訓練孩子們的程序模塊意識、學習策略、邏輯思考能力有一定好處,但如果家長無視孩子興趣,強壓學習,則容易讓孩子陷入學習焦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強調,學習編程本身其實并沒問題,但“填鴨式”讓孩子去學習卻有可能拔苗助長,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從商家的角度而言,一味強調學習編程的零基礎和所謂的低齡化發展,其實只是在不斷迎合家長們對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的迫切需求,而沒有花過多精力在如何讓孩子更容易接觸和循序漸進的學習編程這項相對復雜的技能,這也導致了各類編程類培訓班良莠不齊,有些甚至只是在以編程的名義“吸金”,蒙騙家長。

  華莎介紹,一般正規的培訓機構要拿出成熟的少兒編程教育方案,需要聘請編程專家和教育專家聯合編制教程,并根據兒童年齡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最初的創意啟蒙階段到學習專業的少兒編程工具Scratch,再到學習趣味游戲編程Python等,都有循序漸進的進階過程。

  比如Scratch就有多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圖形化編程,只要用鼠標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順序,按照編程的思維,去把這些圖形接好,就會形成動畫效果;第二階段會讓孩子去認識圖形化編程背后的原始代碼;再往后學習用英文代碼編程。

  但有的培訓機構卻采取“一鍋燴”的簡單粗暴方式,比如只給學生提供已經編輯封裝好的單片機芯片,這樣孩子只是簡單地改一改參數,雖然看似深奧,但實際上本身對學生的思維鍛煉和學習真正的編程技術并沒有什么幫助。

  “會編程的工程師不會教孩子,懂孩子教育的老師又不會編程。”華莎指出,除了課程外,人才匱乏更是造成培訓機構亂象的一個根源,由于少兒編程教育在國內尚屬于早期階段,因此相關人才并不多,也缺乏行業的統一標準。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目前不少低齡兒童編程班打出的都是機器人教育的招牌,即通過搭建、組裝、運行機器人來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

  “開辦這樣的課程其實門檻特別低。”華莎坦言,有些極不正規的“作坊式”培訓班,根本沒有自主研發的課程,只是到網上買一套課程解碼,擺幾個機器人,再找幾個所謂的老師,就可以開課了。

  警惕成為下一個奧數

  作為某軟件開發創業公司的合伙人,汪況倫經常被朋友問到小孩到底有沒有必要學習編程?對于一些培訓機構打出的學習編程年紀越小就越好的宣傳語,他并不認同。

  “編程畢竟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技能,因此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數學和閱讀能力,才能理解編程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背后的邏輯關系,我覺得最小也應該在8歲以上。”汪況倫做過了解,目前很多培訓班都在采用Scratch這款簡易圖形化編程工具,但它本質上其實不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編寫某種語言,而是告訴孩子利用類似程序的邏輯關系,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太小的孩子去學,基本就是“湊熱鬧”。

  但即便請教了專業人士,汪況倫發現身邊的不少朋友最終還是選擇給孩子報了編程班,畢竟班里如果有其他的孩子上了,家長怕自己孩子落下,也必須跟上。所以他清楚,家長報名考慮更多的不是能學到什么技能,而是對孩子未來升學有什么幫助。

  今年4月出臺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明確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中生必學的科目,并且以100%紙筆閉卷測試的方式納入高中階段的考查。

  這一消息更讓家長們對培訓機構打出的“通過學習編程參加信息學奧賽等比賽,能夠幫助孩子用更低的份考上985、211院校”等宣傳深信不疑。

  火爆的市場;加分、升學的噱頭,讓很多人不禁聯想起了前幾年風光無限的“奧數”班。

  熊丙奇做過研究,在國外,奧數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選擇參加奧數培訓的只有5%至10%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這其實是正常的模式,能夠進一步激發這部分孩子的潛能。但在中國,由于將其與升學、加分等掛鉤,使得很多根本沒有興趣的孩子被家長逼著學習,最終只會適得其反,令很多孩子更加厭煩數學學習,那些培訓機構則賺的盆滿缽滿。

  “編程班同樣要警惕陷入這種功利陷阱。”熊丙奇強調。

  在儲朝暉看來,國家提倡發展編程教育無可厚非,但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應該給予監管和規范。

  當前中國的教育模式讓家長們很難去“冷靜”對待可能對孩子升學有幫助的新生事物,因此很難指望家長去根據孩子興趣為孩子選擇培訓班。各培訓機構的自律也極為有限,因此需要加大外部的監管力度。

  目前不少地方都在陸續開展一些編程類競賽,盡管各地教育廳都要求逐步清理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競賽活動,但由于編程類是介在計算機和其他學科中的中間體,因此教育部對信息學類競賽活動是否屬于學科競賽,還沒有明確定義,這也給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和競賽清理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不過儲朝暉強調,針對市面上種類、名目繁多的各類少兒編程類培訓班,應該進行大范圍清查,相關部門應通過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等出臺相關標準,淘汰那些企圖“掙快錢”的不正規培訓班。同時,對于一些培訓機構大肆將編程與升學等掛鉤的宣傳也應進行整治,因為根據廣告法規定,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來電聊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